金属玻璃(Metallic Glass)介绍、应用与发展
什么是金属玻璃?
一般玻璃成分通常为硅酸盐或硅的氧化物,其特点为透明、脆与非晶相之原子排列。一般金属之组成为单晶或多晶,特点为不透明且具韧性。图一说明单晶、多晶、非晶之排列示意。



单晶
多晶
非晶
图一、单晶、多晶、非晶示意
单晶为原子在一个空间格子内有规律地排列成晶体;多晶为一个空间格子内,有多种不同规律的单晶排列而成的晶体;非晶则不具任何长程有序(注1)之排列结构。而金属玻璃之本质为金属,但其晶相不同于一般状态的单晶、多晶,反之与玻璃的非晶相同,故称之金属玻璃。
如何制作金属玻璃?
传统的制备法是将金属加热,使温度超过结晶相,一般超过摄氏1000度,而后将其注入模具中,并快速冷却,使固化时原子来不及有序地排列成单晶或多晶,即可产生非晶相之金属玻璃。但此法容易造成模具损毁,且摄氏1000度的金属容易飞溅,导致成品缺陷,降低良率。故如何改良加热与降温的方式,成为降低制作金属玻璃成本的课题。
金属玻璃之特性
金属玻璃原子间之键结仍为金属键,故保有金属的特性,如:不透明、高韧性等,且因原子排列为非晶结构,改善了原本结晶产生的内部缺陷,像是晶粒间的晶界或晶粒内的差排等问题,使其拥有比金属更高的降服强度、硬度,并有抗蚀性、耐磨耗、疲劳性佳等优点。
金属玻璃也具优秀的可塑性。在加热金属玻璃使其成为液态的过程中,会先达到玻璃转化温度(Tg)及结晶化温度(Tx)。而温度于Tg与Tx间,又称为过冷液相区,相位转换对于温度的关系如图二所示。此时其会呈现类似液态金属之状态,可塑性极高,可藉由吹塑形成普通金属无法实现之外型,虽然材料成本较高,但加工费却相当于塑料一样低廉,且其强度较一般钢铁高出2倍。
图二、过冷液相区示意
金属玻璃之应用
块状金属玻璃拥有优良的机械性质,强度与硬度皆较钢、钛高出数倍;抗永久变形能力也优于普通金属。常使用于高尔夫球杆,其将冲击力传递给高尔夫球的表现较钛合金优异,金属玻璃的球头可传递约90%,钛合金仅约70%。另外导磁性的金属玻璃也能应用于电子科技领域,其具高导磁率、低铁损等优势,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传感器及变压器铁芯等领域。
金属玻璃应用限制
虽非晶相的特性给金属玻璃带来许多优点,增加不少应用领域,也因其拥有玻璃特性,延展性表现较差,于高应力下容易变形,会于晶体中产生剪切带而迅速断裂,此为金属玻璃块材于应用上的一大瓶颈。另一方面,金属玻璃之体积,因加热、降温之技术限制,目前尚无法制造大型金属玻璃块,也限制了其他应用的可能性。
金属玻璃发展趋势
金属玻璃的独特优势,已获得国内外产、学界的重视,其加工上的发展,已出现高速加温与冷却的方法,可于毫秒内达到制程的温度,再于毫秒内冷却为非晶相之金属。另也发展出薄膜的应用,其是由溅镀、脉冲雷射蒸镀等方式制备而成,此法可保有块材之优点,且可降低应力造成的断裂、又有低摩擦力之表面特性,但此技术尚有许多发展空间。目前已有应用于生医、半导体、微机电产业之例子。
参考文献:
[1] 薛承辉(民104),“金属玻璃之发展与应用”,台大校友双月刊,3月号
[2] 何镇扬、叶名仓(民98),“金属玻璃(Metallic Glass)”,科学Online
[3] 中国钢研战略所(民108),“金属玻璃在生活中的应用”,壹读
[4] 沙莉编译报导(民100),“坚固耐用又廉价 新技术制作金属玻璃”,大纪元